找到相关内容29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成道后说的经典

    眼不见卢舍佛,有耳不闻圆顿教”呢?c.您想知道佛为二乘(声闻、缘觉)佛弟子所开示的四圣谛之精要吗?  请您以恭敬与感恩的心,来拜读这篇宣化上人对大小乘佛子最重要的开示。  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宣化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1854320.html
  • 法显籍贯考

    后将次子送交和尚’事,无疑应与《高僧传》中所记法显身世十分吻合”。  这貌视“铁证”的证据,认真拜读、仔细推敲、破绽立见。如《高僧传》明明说法显有三个哥哥,幼年夭亡,法显是四子。而《龚氏族谱》则说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5454634.html
  • 地藏·金地藏及其他

    容易,更重要的是便于僧徒们念诵。同时也研读《华严经》,相传:今九华山天台峰麓的古拜经台,留有当年金氏拜读《华严经》遗迹。  在钻研汉学方面金氏已臻精深,而在律诗创作上亦见造诣,《送童子下山》便为一例:...

    张 轼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5354968.html
  • 禅的真谛的体悟

    仍记忆犹新。今日,当我拜读先生的大作《安祥禅》时,往日的情景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。  谈禅,似是当今海峡两岸佛界和学界的时尚。在大陆,许多佛教学者本不是研究禅宗的,而今都转而谈禅,甚至一些研究道教的学者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2558586.html
  • 佛教:研究越深入,则信仰越淡薄(1)

    坠入空门,心里便莫名的悲哀。借着国庆长假,拜读了季先生的《佛教十五题》,天头甚宽,边读边记,写些感悟,聊以自慰,并与朋友们共勉罢。   “宗教需要”   马克思主义认为:宗教是有宗教需要的人们所创造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1962315.html
  • 走近南怀谨

    走近南怀谨  刘雨虹  大凡对国学感兴趣的人,或对佛学感兴趣的人,哪怕是对易理、气功感兴趣者,对南怀谨先生可能都不会陌生。其知识涉及面极广,不少人在拜读过其著作后,无不被他的博学和深入浅出的阐示所折服。但对这位号称"上下五千年,纵横十万里,经纶三大教,出入百家言"的国学大师,却没有几人能真正了解。这本《南怀谨先生侧记》虽不能让我们完全走进南怀谨先生的生活,却也可走近些。  岁月从"头"说  以前...

    刘雨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0262850.html
  • 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——评张总《地藏信仰研究》

    的淘洗,鲁班的木桥早已不见踪影,岿然独存的只有李春的石桥。故事的本身虽有些荒诞不经,但通过这个故事,王师是在向我们传输一种“宁拙勿巧”、朴实厚重,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风。而今,拜读张总先生的这部新作竟使...

    周广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1363111.html
  • 处处皆达道,无门为法门——评净慧大师《入禅之门》

    ,而是存在的家园。口头话语往往能保持语境的真实,净慧大师该书的出版有意识地保持“口语特点”,恰恰是祖师典型语言的继承和发扬,保持了原始语言的真实性。拜读大师《入禅之门》,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,大师动静...

    杨遇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00163158.html
  • 傅大士研究的集大成之作——评张勇《傅大士研究》

    拜读《傅大士研究》,笔者以为张著有以下几个特点。  体例宏富,点面结合。全书分为3编共13章。上编为化迹和传录之研究,下列四章,第一章结合传世文献中“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”、法琳和道宣的记载,宋代有关的...

    杜正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1263210.html
  • “发心”与“发展”的心路历程

    既定的目标前进,我个人与大师结缘是近十多年的时光,自从拜师开始,聆听他的开示,拜读他的著作,短暂共同的相处,那种慈悲、亲切、平易、宽容的风范,接近他,就感觉受到尊重,产生欢喜,产生信心与希望,真是如沐...

    汪元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763717.html